题 目:尝试临床蛋白组学的落地
报告人👩🚒:秦钧 军事科天美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主持人:翁杰敏 教授
时 间:2023年2月17日上午10:00-11:30
地 点👩🏼💻:生科院534小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秦钧博士,北京市特聘专家🙍🏽。1982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9年1月至1991年6月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1年7月至1993年1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研究生学习;1996年6月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生命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于美国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任研究者👳🏿👮🏻♀️。1998年起历任美国贝勒医天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秦钧教授是世界上少数几位将质谱仪设计👨🏿🏫、蛋白质组学方法开发、生物信息学𓀅、生物学及临床应用纳入同一个研究项目的学者之一。在蛋白质复合体研究方面🚴🏼♂️🤵♀️,建立了国际领先的蛋白质复合体纯化和鉴定方法;在蛋白质网络研究方面,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内源性人蛋白质复合体数据集🤸♀️;在DNA损伤修复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成功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效的蛋白质组扫描平台😮;利用转录因子可与其特异性DNA序列结合的特点,设计研发catTFRE用来富集细胞/组织中内源性转录因子和转录调控复合物;主持开发建设了国际上第一个一站式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云平台;绘制了首个弥漫型胃癌的蛋白质组地形图,并将弥漫型胃癌分为与生存预后和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的三个分子亚型;绘制了首个解剖区域分辨率的健康人胃黏膜蛋白质组参考图谱⏫,并建立了胃粘膜在生理条件下的蛋白质组的定量参考范围💆🏼♀️;率先开展并建立覆盖个体内及个体间差异和生理性波动的人尿蛋白质组定量参考范围,并开展重大疾病尿蛋白相关研究。以责任作者身份在Cell🦸🏽、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ell🐮、Genes & Developments和PNAS等期刊发表系列文章。
报告内容简介:
蛋白质组学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经从“广撒网,多捕鱼”的洪荒年代发展到技术成熟、策略丰富的精准时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蛋白质组学有可能在临床上发挥作用🏋🏼♂️。近年来,我们团队建设了国际上第一个一站式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云平台,绘制了首个弥漫型胃癌的蛋白质组地形图并实现分子分型🍬,绘制了首个解剖区域分辨率的健康人胃黏膜蛋白质组参考图谱并建立了胃粘膜在生理条件下的蛋白质组的定量参考范围🏊🏽♂️,率先开展并建立覆盖个体内及个体间差异和生理性波动的人尿蛋白质组定量参考范围并开展重大疾病尿蛋白相关研究🚆。我们已经在几个领域开始临床落地的尝试。我将跟大家分享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蛋白组驱动的精准医疗和大健康管理现在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